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中心)

国承彦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76年儒学会讲学术活动

2025-09-30 15:51:48           作者:孔勇 解放

9月28日,纪念孔子诞辰2576年儒学会讲在孔子研究院举行。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党委书记、副主任,中国孔子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国承彦出席并致辞。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党委委员、副主任、孔子研究院党委书记朱瑞显主持开幕式。

国承彦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作出了全面系统阐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在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儒家思想所倡导的“天人合一”“协和万邦”“天下为公”等理念,对于应对全球挑战、促进文明共生具有重要价值。作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阵地,尼山世界儒学中心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实践,持续建强文明交流互鉴平台、不断拓宽海外传播阵地、创新举办一系列海内外文化交流活动,让更多国际友人了解中国文化、喜欢中国文化。

国承彦强调,要融通古今,加强研究阐释,进一步深挖儒家思想的核心要义,为社会发展注入更多精神力量。要立足当下,创新时代化表达与传播方式,丰富儒家思想的内涵,推动中华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发展,激活适用当今社会的价值智慧,形成更加符合大众喜好的文化产品,让更多研究成果走出“象牙塔”,走向祖国大地,走进群众心坎里。要深化交流合作,密切联系海外高校、科研机构、民间组织和专家学者,搭建更为广阔而多元的文明对话新平台。要强化人才培养,努力培养一批精通国内外语言、文化、政治的复合型人才,把儒家思想更准确、更真实地翻译、传播到世界各地,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世界和平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朱瑞显表示,孔子思想蕴含着“和而不同”的共存智慧、“仁爱忠恕”的交往伦理、“温故知新”的学习精神,为全球文明倡议的践行注入了深厚的东方智慧,有助于引导各国共同开创“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人类文明新图景。与会专家的交流对谈,必将进一步碰撞思想的火花、淬炼理论的新知、凝聚广泛的共识,让悠久的儒学思想在时代的激荡中焕发新的生机。

孔子研究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研究员孔德立在学术总结时表示,本次会讲层次高,覆盖面广,观点的碰撞和分析充分,有学理上的儒学海外传播路径的分享,文化融合的探讨,以及对未来的展望,为我们下步做好文明交流互鉴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导。

本次会讲以“儒学的海外传播与文明交流互鉴”为主题,来自俄罗斯、韩国、阿根廷、克罗地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以及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外文局、北京师范大学、贵阳孔学堂、保利文化集团等文化科研机构、高校的3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活动。会讲分两场,第一场由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孔子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牛喜平主持,2025“齐鲁访学驻研计划”访问学者、阿根廷科技研究委员会研究员、罗萨里奥国立大学教授爱德华多·丹尼尔·奥维多,2025“齐鲁访学驻研计划”访问学者、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大学人文学院汉学系主任伊万娜·布莲,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戴建伟,保利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保利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李文亮,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周敏担任会讲嘉宾。第二场由孔子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研究员魏衍华主持,2025“齐鲁访学驻研计划”访问学者、孙子学院(滨州)特聘教授汉伊理,2025“齐鲁访学驻研计划” 访问学者、韩国成均馆大学东亚学术院博士后研究员李诗然,印尼和谐文化基金会会长、印尼大道文化研究中心孔子学堂负责人黄愿字,中国外文局西欧与非洲传播中心(《今日中国》杂志社)海外事业部主任兼中东分社社长彭楚云,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历史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孔元担任会讲嘉宾。

纪念孔子诞辰2576年儒学会讲是“齐鲁访学驻研计划”系列学术活动之一。该计划立足山东丰厚的儒家文化资源,旨在搭建国际人文交流桥梁,吸引海外学者来山东开展学术合作,携手推出融通中外的高质量学术成果,是山东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全球文明倡议、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实践。

责任编辑:

中国孔子基金会微信

孔子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