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要闻

新婚夫妻婚前礼敬孔夫子,文化自信引领婚俗新风尚

2025-09-30 15:41:44           作者:王迅

9月27日,孔子诞辰2576周年前夕,济南大明湖畔的府学文庙见证了一场特殊的仪式。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康先生和苏女士身着传统礼服,在众亲友见证下,按照仪礼,立于大成殿至圣先师孔子像前,敬献鲜花,礼敬孔子。

康先生和苏女士都拥有海外求学经历,拥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在人生重要时刻回归中国传统文化,背后是新人对传统文化发自内心的认同与尊崇。康先生表示:“西方新人结婚前去教堂,我们中国人也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文化场地。”这种文化自觉并非偶然,而是当代年轻人在全球化背景下对自身文化根源的重新发现与认同。

府学文庙工作人员表示,这里毗邻大明湖景区,是济南重要历史文化景观,每年约有4000对新人前来拍照,但在婚礼前专门举办告祝先师孔子礼的新人,康先生和苏女士确实是首对儿。了解到新人有这样的意愿后,府学文庙积极主动配合他们制定出一套新颖的仪式流程,主要包括拜礼、读祝文、签婚约等议程,仪式尊传统而出新意。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杨朝明先生,对这一活动十分赞赏,事前亲自对新人的告祝文做了删定。

在当代社会,婚俗文化的中西融合已成为普遍现象。白色婚纱、教堂仪式等西方元素逐渐成为中国婚礼的标配,而传统中式婚礼的精髓却在慢慢流失。康先生和苏女士的选择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既保持现代婚礼的庄严神圣,又回归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这种尝试不是简单的复古,而是在理解中西文化精髓后的创新融合——真正的文化自信来自于对传统深刻理解后的面向世界的开阔胸襟。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济南府学文庙作为古代重要的文化教育场所,近年来通过持续打造新年祈福会、孔子纪念活动、文庙讲堂等品牌文化活动,让这座千年文庙焕发出新的生机。康先生和苏女士的婚前祭孔,正是这种文化传承的延伸与创新,它表明传统文化可以自然地融入现代人的生活仪式。

府学文庙大成殿前,康先生和苏女士礼敬孔夫子的仪式圆满礼成,但他们所传递的文化讯息却将长久回荡。现场就有观礼者表示,这样的仪式很有创意,很喜欢,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举办婚礼时也能够仿照这一做法。相信,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像康先生和苏女士一样,在拥抱世界的同时坚定回溯文化根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将在新时代焕发更加璀璨的光彩。这种文化自信的觉醒,也必将会引领一波新的社会风尚,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找到应有的位置,让文化传承在创新中生生不息。

责任编辑:

中国孔子基金会微信

孔子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