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老年学员精神文化生活,创新课程内容与形式,6月13日,烟台老年大学孔子学堂举办“品读国学经典 传承中华文脉”——《论语》公益大讲堂。活动特别邀请到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烟台市教育局“千人百日学《论语》”导师于云福老师担任主讲嘉宾。本次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60余名学员现场参加活动,各区市老年大学、社区教学点及其他国学爱好者300余人通过集中或自行观看直播参加学习。
于云福以“银龄当时,再见《论语》”为纲,以“虔诚三畏,方为君子”“仁以为先,成就君子”为目,纲举目张,从《学而篇》首章切入,层层剖析其中蕴含的修身、交友、处世三层人生智慧,并升华到治国、平天下的宏大境界,让古老的箴言焕发出照亮当下生活的光芒。结合《易经》“厚德载物”、《大学》“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思想脉络,深入解读了“君子三畏”的义理内涵,阐述敬畏心是君子品格的基石,引导学员在银龄阶段更应涵养敬畏之心,做最好的自己。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仁”是贯穿本次讲座的主线。于云福旁征博引,解析“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克己复礼为仁”“仁者不忧”等经典论述,强调“仁”是成就君子的不二法门,是个人内心平和、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源头活水。
活动现场,于云福通过启发式提问、经典语句诵读,结合贴合生活实际的解读和充满感染力的话语,引得掌声阵阵,现场气氛融洽而热烈。学员们或专注聆听,或认真记录,或会心微笑,沉浸在《论语》智慧的海洋中,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经典生辉。
课程最后,于云福鼓励大家:“将《论语》的智慧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完善自我,和睦家庭,奉献社会,在银龄时光写就一段不老的青春华章。在《论语》的温暖里,做最好的自己,遇见最好的别人。”
本次活动作为烟台老年大学孔子学堂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员搭建了一个学习和交流国学经典的平台。未来,学堂还将继续举办各类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邀请更多专家学者走进校园,为老年学员带来更多优质文化课程和学习体验,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老年群体中生根发芽、绽放光彩。也期待更多老年朋友能够走进烟台老年大学孔子学堂,一起品味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脉。
中国孔子基金会微信
孔子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