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堂活动 >学堂活动

泰山冯玉祥小学孔子学堂开展 “我们的节日·端午”传统文化活动

2024-06-14 16:59:00       齐文新       中国孔子网

  “五月五,过端午,粽叶青,糯米香,挂菖蒲,带香包……”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来之际,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陪伴孩子们度过一个快乐、有意义的端午节, 2024年6月7日,泰山冯玉祥小学孔子学堂开展了“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系列活动,本次端午活动包括画彩蛋,做香囊、包粽子、诵经典等活动,让学生们走进端午、了解端午,深切感受端午文化的魅力,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一、画端午美中华

  寻根溯源,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一年级学生们精心绘制端午节主题的彩蛋作品,一幅幅绘画作品,加深了学生们对端午节的认识,使他们进一步了解了我国传统节日的意义,更加认同、喜爱传统节日,进一步增强了民族意识,弘扬和培育了民族精神。

  二、艾草飘香缝香囊

  二年级的孩子们在家长的帮助下,准备好做香囊的材料——中国传统花纹的布料、香料、五彩绳、针线等。一针一线缝制出精美的香囊,很特别、很有意义,随后将亲手缝制的香囊与老师同学分享。通过缝制香囊,增强了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力,认同度,增强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心。

  三、粽香四溢传习俗

  端午食粽,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习俗。粽子,又称“角黍”、“筒粽”,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吃粽子。看,青青的芦苇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儿......隔着照片仿佛就能感受到粽子的香甜软糯。三年级的小绿芽们在家长的帮助下,学习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在他们勤劳灵巧的双手下,粽子们都拥有着自己独特的造型,格外可爱。

  四、诵经典情意长

  本次活动以彰显国家意识,民族精神为重点,四五年级各班通过经典诵读、知识问答、动手实践等形式学习屈原的忠贞爱国主义情怀,认识中华民族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以及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缘由,坚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理想信念。

  浓浓端午情,悠悠传承意。泰山冯玉祥小学孔子学堂将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生活,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里焕发生机,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好,彰显“传承的力量”,将民族骄傲厚植心间。

责任编辑:董丽娜
相关阅读:

更多

中国孔子基金会微信

孔子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