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网上学堂 >习经典

一起学《论语》|子罕篇——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2019-01-14 14:17:00             比邻为美公号

  

  【原文】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白话】 

  孔子说:“少年人是可敬畏的啊,怎么就知道将来的他不如我呢?如果到四十、五十岁还没有什么好名望,这也就不值得敬畏了!” 

  【释词】

  后生:年少者。钱穆:“因其来日方长,前途无量,故可畏。”《注疏》:“年少之人,足以积学成德,诚可畏也,安知将来者之道德不如我今日也?” 

  畏:敬畏、敬重,不可轻视也。《正义》:“后生可畏,谓生质独美也。” 

  焉知来者之不如今:来者,将来的他。今,今日、现在,指孔子自称现在的自己。钱穆:“就目前言,似后生不如成人;然他年后生长成,焉知其必不如今日之成人乎?后来居上,出类拔萃者,亦可有之。” 

  四十、五十而无闻:闻,令闻,指美好的声誉。无闻,有的认为是“无闻于道”,今不取。《正义》:“无闻,谓无善闻于人也。”钱穆:“古人四十曰强仕,五十而爵。四十五十,乃德立名彰之时,故孔子据以为说。” 

  【先贤精义】 

  《论语注疏》曰:此章劝学也。年少时不能积学成德,至于四十、五十而令名无闻,虽欲强学,终无成德,故不足畏也。 

  朱子曰:孔子言后生年富力强,足以积学而有待,其势可畏,安知其将来不如我之今日乎?然或不能自勉,至于老而无闻,则不足畏矣。言此以警人,使及时勉学也。曾子曰:“五十而不以善闻,则不闻矣”,盖述此意。 

  徐英曰:此劝人及可畏之时而努力耳。 

  尹氏曰:少而不勉,老而无闻,则亦已矣。自少而进者,安知其不至于极乎?是可畏也。 

  张栻曰:后生可畏,以其进之不可量也。然苟至于四十、五十犹于道无所闻,则其不能激昂自进可知。因循至是,则亦无足畏者矣。辞气抑扬之间,学者所宜深味也。虽然,有至于四十、五十而知好学,如《中庸》所谓“困知勉行”者,圣人犹有望焉。若后生虽有美质,而悠悠岁月,则夫所谓四十五十者将转盼而至,可不惧哉? 

  《论语正义》曰:人少时有聪慧,为人所畏,至年壮老,学力复充,故人常畏服之。无闻由于无艺,“艺”谓所学之业也。《礼·学记》云:“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学贵不失时,故君子爱日也。 

  刘宗周曰:君子终身造诣,皆自后生中发轫,从此自弃便无长进之机,必堕落人后者,故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陶侃曰:“大禹圣人,犹惜寸阴;至于吾人,当惜分阴。” 

  钱穆曰:本章警人及时勉学,而乐育英才之旨,亦可于此深味矣。 

  【附录】

  陈祥道曰: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曾子曰:“年三十、四十之间而无艺,则无艺矣。五十而不以善闻,则不闻矣。” 

  《松阳讲义》曰:明季讲家皆云:来对今,只就后生言,将来必强如今日也,不必添我字。此说与《注》背。《注》明云“焉知其将来不如我之今日乎”,刁蒙吉:“我,孔子自我也。”最是。若只就后生言,谓将来强如今日,则不见得可畏。 

责任编辑:宋睿
相关阅读:

更多

中国孔子基金会微信

孔子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