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网上学堂 >习经典

一起学《论语》|子罕篇——有美玉于斯

2019-01-09 10:21:00             比邻为美公号

  

  【原文】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白话】 

  子贡说:“假如有一块美玉在这里,是把它放在匣子里藏起来呢,还是找一位识货的商人卖掉它呢?”孔子说:“卖掉吧!卖掉吧!我是在等待识货的商人啊。” 

  【释词】

  美玉:子贡以美玉喻孔子之德,古有“君子于玉比德”之说。《四书解义》:“子贡之意,盖以美玉之沽藏,探孔子之行藏也。” 

  韫椟而藏:韫,藏也。椟,匮也,即匣子、盒子。 

  诸:兼词,犹如“之乎”。 

  求:寻求。 

  贾:音gǔ,商人。善贾,即良贾,指识货的商人,在这里借指有道之明君。蔡节:“贾谓贾人,知物之善恶而能奠其贾者也。即《周礼·司市》所谓‘贾民’是也。”《正义》:“善贾,喻贤君也。下句‘待贾’亦谓‘待贾人’。”另一解释:贾同“价”(價),今不取。 

  《说文解字注》:“贾者,凡买卖之称也。汉石经《论语》曰:‘求善贾而贾诸。’今《论语》作‘沽’者,假借字也。引伸之,凡卖者之所出、买者之所得,皆曰‘贾’。俗又别其字作‘价’,别其音入禡韵,古无是也。” 

  沽之哉:不炫卖也。沽,卖也。包咸:“沽之哉,不炫卖之辞。”王弼:“重言‘沽之哉’,卖之不疑也。故孔子乃聘诸侯以急行其道也。”(炫卖即叫卖。) 

  待贾:等待识货的商人。刘宗周:“子贡设藏与沽二条以质夫子,而夫子只以沽意答之,但言外见得子贡之‘求’,不若夫子之‘待’。曰‘待’,正见夫子未尝顷刻忘天下之心。” 《正义》:“虽有贤君,亦待聘乃仕,不能枉道以事人也。” 

  【先贤精义】 

  《论语注疏》曰:此章言孔子藏德待用也。子贡欲观孔子圣德藏用何如,故托玉以谘问也。孔子答言,虽不炫卖,我居而待贾。言有人虚心尽礼以求我道,我即与之而不吝也。 

  《论语集说》曰:子贡以夫子有道不仕,故设为二端以问焉。夫子言但当如玉之待贾,而不当求之耳。“沽之哉,沽之哉”,所以深斥求之之鄙也。待贾之言,义命皆尽。 

  范氏曰:君子未尝不欲仕也,又恶不由其道。士之待礼,犹玉之待贾也。若伊尹之耕于野,伯夷、太公之居于海滨,世无成汤、文王,则终焉而已,必不枉道以从人、炫玉而求售也。 

  张栻曰:子贡以美玉为喻,疑夫子将终藏不售也。夫子则以君子岂不欲用于世乎?其不轻受者,待其可耳。 

  钱穆曰:本章子贡以孔子怀道不仕,故设此问。孔子重言“沽之”,则无不仕之心可知。盖孔子与子贡之分别,在“求”字与“待”字上。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若有求无待,则将炫之,与藏之相异。 

  刘宗周曰:圣贤用世之心同,而用世之权则异。求贾而沽,用世心太热,究竟必枉道狥人,失其美矣。圣人直欲以道易天下,不得终藏,又不得漫出,时至则行,圣人亦不失时而已。 

  李炳南曰:此章问答,全用比喻,意在言外。有道德,有学问,当然要入世,为人造福,但是不能求售于人。 

  《四书解义》曰:此一章书是见圣人有用世之心,而不苟用于世也。盖藏则抱道忘世,圣人不忍;求则枉道徇人,圣人不为。惟待,则循乎天理,而安于义命之正。圣人之出处,诚时中之道也。 

  《四书反身录》曰:用舍安于所遇,行藏一出无心,斯善矣。 

  【附录】

  《秋槎杂记》曰:《仪礼·聘礼》“贾人西面坐,启椟取圭”,注:“贾人,在官知物价者。”古人重玉,凡用玉必经贾人,况鬻之乎?昭十六年《左传》 “宣子有环,其一在郑商。韩子买诸贾人,既成贾矣。”此沽玉必经贾人之证。 

  《四书反身录》曰:伊尹、太公,耕莘钓渭,咸嚣嚣自得,初曷尝有心待贾,而成汤、西伯并重贾以售。其次若孔明之高卧隆中,不求闻达;康斋之身世两忘,惟道是资。一则三顾躬邀,一则行人敦迎。王仲淹生乎汉晋圣道陵彝之后,毅然以周孔自任,岂非一时之杰、间世之玉乎?乃诣阙自炫,遂成大瑕。其他随时奔竞之徒,本自不玉,本自无价,故人亦不以玉待之,多不言价。昔人谓周之士贵,士自贵也;秦之士贱,士自贱也。士亦奈何不自玉而甘自贱也哉! 

  【本章参考书目】 

  《论语集解》《论语注疏》《论语集注》《论语新解》《论语讲要》《论语集释》《论语集说》《论语学案》《癸巳论语解》《说文解字注》《四书解义》《四书反身录》《秋槎杂记》。 

责任编辑:宋睿
相关阅读:

更多

中国孔子基金会微信

孔子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