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网上学堂 >习经典

一起学《论语》|述而篇——仁远乎哉?

2018-11-06 09:28:00             比邻为美公号

  

  【原文】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白话】  

  孔子说:“仁很远吗?我想要仁,仁就到来了!”

  【释词】 

  仁:即仁德。仁本在心,远求不得。钱穆:“仁道出于人心,故反诸己而即得。”

  欲:要、想要。蔡节:“仁者,心之德,岂远于人乎?患不欲之耳。”

  至:到来。 

  【先贤精义】  

  朱子曰:仁者,心之德,非在外也。放而不求,故有以为远者;反而求之,则即此而在矣,夫岂远哉?

  包咸曰:仁道不远,行之即是。

  程子曰:为仁由己,欲之则至,何远之有? 

  张栻曰:仁岂远于人乎?患人不欲之耳,欲之斯至。不曰至仁而曰斯仁至矣,盖仁非有方所而可往至之也。欲仁而仁至,我固有之也。 

  《论语稽》曰:仁即此心生生不已之理也。生理具在人心,心欲仁则仁矣,何远之有?

  《论语正义》曰:此“求仁得仁”之旨。《孟子·尽心》云:“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欲仁”即宜行仁,夫子告颜子以“克己复礼”为仁,即此义。

  刘宗周曰:手欲恭便恭,足欲重便重,事亲欲孝便孝,事长欲弟便弟,此欲仁仁至之实也。人终日欲仁仁至,却只坐在暗中,故圣人醒之。

  钱穆曰:仁心仁道皆不远人,故我欲仁,斯仁至。惟求在己成德、在世成道,则难。故孔子极言仁之易求,又极言仁之难达。

  《四书解义》曰:此一章书,是孔子勉人求仁也。世之惮于求仁者,皆以仁为远而难求。仁果远乎哉?盖天下无无心之人,亦无无仁之心。是仁乃本来之良,人所固有,但人蔽于私欲而不知求,遂流于不仁,而以为远耳。若能以一念之觉反,而求吾固有之仁,即此有觉之中,天理来复,是欲之斯至,无俟他求也,而又何远之有哉?要之,仁具于心,得之易,失之亦易。人能时时提醒,在在操存,则一念欲之,一念之仁也;念念欲之,念念之仁也。由此而进于天德之纯,亦惟存乎一心而已,可不勉哉?

  徐英曰:“人之生也直”,言人性之本善也。性善者,仁也。仁者,本心之全德,与生俱生;不仁者,放其心而不知收,所谓“舍之则亡也”。然既本心所有,操之则存,操存之功在我,故曰“仁远乎哉”。

责任编辑:宋睿
相关阅读:

更多

中国孔子基金会微信

孔子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