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网上学堂 >习经典

一起学《论语》|雍也篇——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2018-08-16 09:29:00             比邻为美公众号

  

  【原文】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白话】  

  孔子说:“齐国一更化,能够如同鲁国;鲁国一更化,能够达到王道。” 

  【释词】 

  齐:周封功臣姜尚(姜子牙)于齐,是为齐太公。从太公至康公,传世六百余年。康公时,齐国被田氏取代,姜齐亡。

  按:初封之时,太公因齐地风俗,尊贤尚功,简其礼,兴工商;自桓公霸政之后,所急者功利,王道不复存矣。所谓“积强而霸,积霸而乱矣”,自此齐国衰亡。齐俗急功利,喜夸诈,乃霸政之余习;霸道终究不如王道。 

  变:用王道指导进行更化、教化,从政治文化变革,进而影响社会风俗。《集说》:“谓更其化、善其治也。”刘宗周:“所变者政耳,而俗因之。”

  鲁:周公之封国,实由周公长子伯禽代治。鲁国存世近八百年。

  按:鲁有周公伯禽之教,重礼教,犹有先王之遗风焉,其民崇礼尚信,庶几仁厚近道,然而春秋之时,人亡政息,不能无废坠。虽有废坠,遗泽犹在,不然何以有圣人如孔子?

  道:王道,先王之道也。

  【先贤精义】 

  《四书解义》曰:此一章书是孔子尊王贱霸之意也。国家求治,必遵先王之道,庶可垂为久大之模。 

  包咸曰:齐鲁有太公、周公之余化,太公大贤,周公圣人。今其政教虽衰,若有明君兴之,齐可使如鲁,鲁可使如大道行之时。 

  颜师古曰:鲁庶几至道,齐人不如鲁也。

  李炳南曰:孔子时,鲁由三家执政,亦是无道。鲁虽无道,而齐犹不及鲁。急功好利,究竟不如行仁。 

  《论语正义》曰:伯禽能秉周公之教,以存王迹。鲁俗虽衰,而洙泗之间王化未歇,迨沐圣人之教,而俗益臻醇美。(鲁)

  程子曰:齐由桓公之霸,为从简尚功之治,太公之遗法变易尽矣。(齐)

  《论语集说》曰:齐由功利之习而变之,故其变而之道也难;鲁则秉礼之旧,特修举废坠而已,故其变而之道也易。(变)

  张栻曰:自当时观之,则齐强而鲁弱矣。圣人观人之国,盖不如此。鲁虽不能举行先王之法,然其法犹在,未至若齐之变乱也。齐一变而至于鲁,谓当易其功利之为,而反之正也;鲁一变而至于道,则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而已。味圣人之意,则知所以为国之道在此,而不在乎彼也。(道)

  蕅益大师曰:总是要他至于道耳。

  王文宪曰:齐之盛时,已不如鲁;鲁之衰时,尚胜于齐。变齐,先革功利;变鲁,先振纪纲。(方)

  《日知录》曰:变鲁而至于道者,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变齐而至于鲁者,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方)

  《四书翼注》曰:此不是为鲁争气,全是言齐可危。鲁昭公没于外,鲁再世仍无恙,而三桓之子孙微,民心知义故也。齐景公有马千驷,显名于诸侯,身死之后,国为陈氏,民不知义故。孟子言“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未或不亡”,此之谓也。(事例)

  程石泉曰:齐鲁之别,孟子言之曰:“鲁虽三尺儿童,羞言五霸。”“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岂齐鲁教化之不同,有以致之邪?

  刘宗周曰:鲁之坏也,其始于隐桓之际乎?桓公弑兄自立,春秋第一大变也。后,公子遂擅弑立,迄于三家专政,迫昭公于乾侯:君臣灭矣。桓公见弑,庄公即位而不讨贼;昭公见逐,定公即位而不讨贼:父子灭矣。桓夫人姜氏如齐,昭公取吴孟:夫妇灭矣。于是三纲之道尽矣。其君设两观,乘大路;其臣八佾舞于庭,旅太山,歌《雍》彻,其宰据大都、执国政、盗宝弓,名分僭乱极矣。他如跻僖公而昭穆紊,初税亩而助法废,作丘甲、城中城而武备弛,搜狝之不时而军政坏,烝尝之不经而祀典渎,观鱼筑鹿而政事荒,纳郜鼎、逐归父而刑赏忒,纪纲法度荡然尽矣。区区周礼在官,末矣。国之丧也,何日之有!此圣人所以志变鲁与?(事例)

  云门隐者按:家国之兴起传世,由来有渐也;家国之崩溃灭亡,由来有渐也。圣人曰“克己复礼”,岂虚言哉?由西周王道而至春秋霸道,而至战国之战乱,而至嬴秦之暴虐,天下之衰乱岂不惧哉?由是之后,政俗大变,先王之政教不存,圣人之教化微弱,皇权极而生民苦,外族侵而四海荡。王道圣教,至今衰微。由此观之,圣人之教,真“迂远而阔于事情”乎?

  

  【附录】 

  

  《说苑·政理》篇:齐之所以不如鲁者,太公之贤不如伯禽。伯禽与太公俱受封而各之国,三年,太公来朝。周公问曰:“何治之疾也?”对曰:“尊贤,先疏后亲,先义后仁也。”此霸者之迹也。周公曰:“太公之泽及五世。”五年,伯禽来朝,周公问曰:“何治之难?”对曰:“亲亲,先内后外,先仁后义也。”此王者之迹也。周公曰:“鲁之泽及十世。”此鲁有王迹者,仁厚也;齐有霸迹者,武政也。齐之所以不如鲁,太公之贤不如伯禽也。

  刘宗周曰:昔太公治齐曰尊贤而尚功,周公曰后世必有篡弑之祸;周公治鲁曰尊贤而亲亲,太公曰后世必弱。二公开国规模各异,而逆料后世衰乱因之。

  《四书解义》曰:可见孔子经纶自有次第,期月而可,三年有成,一变再变之余,治功自臻醇茂,奈二国俱不能用,惜哉!

  

责任编辑:宋睿
相关阅读:

更多

中国孔子基金会微信

孔子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