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网上学堂 >习经典

一起学《论语》|学而篇——父在,观其志

2018-01-17 14:39:00             比邻为美公众号

    

  【原文】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白话】 

  孔子说:“父亲在世时,该看他的志向;父亲去世后,要看他的行为。三年之久都没更改父之道,可以称得上孝了。”

  【释词】 

  观其志:其,指儿子。父在,子不主事,所以当观其志。“在心为志”。

  观其行:父没,子可亲事,则当观其行。

  :犹事也,言道,尊父之辞。

  【先贤精义】 

  《论语注疏》曰:此章论孝子之行。

  孔安国曰:孝子在丧,哀慕犹若父存,无所改于父之道。

  关于“父之道”改与不改之问题,历来讨论,尤其是“当改者”在三年内改不改的问题。有以下三解: 

  (一:不改。) 

  朱子曰:父在,子不得自专,而志则可知。父没,然后其行可见。故观此足以知其人之善恶,然又必能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乃见其孝。不然,则所行虽善,亦不得为孝矣。

  尹氏曰:如其道,虽终身无改可也;如其非道,何待三年。然则三年无改者,孝子之心有所不忍故也。

  游氏曰:三年无改,亦谓在所当改而可以未改者耳。

  (二:改。) 

  颜师古曰:言父有不善之行,当速改之。若惟思慕而已,无所变易,是重显先人之非也。

  汪中曰:三年,言其久也。何以不改?为其为道也。若非其道,虽朝没而夕改可也。

  李炳南先生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是就善者而言。如不善,则非不可改。然如非善非恶,乃父所守之家中旧规矩,则以不改为是。

  (三:结论。) 

  刘开曰:三年无改,夫子以教孝也。然自有此语,而后世遂为疑案。以为不当改耶,则旧章且不可更,何有于父?终身守之可也,何限三年!以为必当改耶,则行且有损,干蛊之谓何?改之足以成父名而掩其迹,何待三年!此理之可疑者也。吾谓是不难以一言断之,夫子不曰“无改于父之行”而曰“无改于父之道”,言“道”则非不善可知。既非不善,自不必急于更端。……惟其为道,故三年内可以无改,无改所以见其孝;惟其为道,则有通权达变之用,故三年后不妨于改,改之亦无损于孝。此古今不易之义也。

  《论语稽》曰:道,犹路也,当行之理也。改道则不由此路,舍其所当行者而别从一路也。此章吃紧在先辨“道”字。……抑知“道”为当行之路,固以其有善无恶者言之。

  云门隐者按:父之道,则善也。子能行父之道,则真是“克绳祖武”,善继家风,父有令子,所以为“孝”。

  钱穆 

  本章就父子言则其道其事,皆家事也。如冠、婚、丧、祭之经费,婚姻戚故之馈问,饮食衣服之丰俭。岁时伏腊之常式,子学不忍遽改其父生时之素风。或说:古制。父死,子不遽亲政,授政于冢宰,三年不言政事,此所谓三年之丧。新君在丧礼中,悲戚方殷,无心问政,又因骤承大位,未有经验,故默尔不言,自不轻改父道,此亦一说。然本章通言父子,似不专指为君者言。 

  《论语》文辞简约,异解遂遂。如此章或调乃专对当时贵族在位者言,非对一切人言。无改父道,乃指政治措施,不指日常行为。否则父在时,其子岂无日常行为,而仅云观其志?或通指父子,重此道字。谓若父行是道,子当终身守之。若非道,何待三年?战则从三年上寻求,谓三年不改,即是终身不改。疑辨纷纭。然《论语》所言,固当考之于古,亦当通之于今。固当求之于大义,亦当协之于常情。如据三年之丧为说,是专务考古之失。如云父行非道,何待三年,是专论大义之失。其实孔子此章,即求之今日之中国家庭,能遭此道者,尚固有之。既非不近人情,亦非有乖大义。孝子之心,自然有此。孔子即本人心以立教,好高骛远以求之,乃转失其真义。学者其细阐之。 

  先生说:“父亲在,做儿子的只看他志向。父死了,该看他行为。在三日内能不改他父亲生时所为,这也算是学了。

  南怀瑾 

  “父在观其志”的这个“志”为“意志”之意,它包括了思想、态度。这句话,是说当父母在面前的时候,要言行一致。就是父母不在面前,背着父母的时候,乃至于父母死了,都要言行一致,说不接受就是不接受;如果作好人,就要作到底,言行一致,一贯作法,这就是孝子。

  傅佩荣 

  父之道:道是人生正途,引申为做人处事的作风,原则上都是要择善固执,但是在每一个人身上的具体呈现却各有不同。譬如,从甲地去乙地,大家方向一致,却未必采取同一种交通工具,也未必选择同一条路。子女维持父母的作风三年,尽了哀思孺幕之情,往后要靠自己建立行事作风,继续走在人生正途上。

责任编辑:宋睿
相关阅读:

更多

中国孔子基金会微信

孔子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