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6日,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曲阜并发表重要讲话九周年。回顾九年前,在孔子研究院召开的座谈会上,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他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从山东曲阜的孔子研究院,到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久久为功,不断推向前进。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他提出了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做好新时期的文化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11月25日下午,由中国孔子基金会孔子学堂推进委员会指导,上海合意广告传播有限公司孔子学堂及有关单位主办,上海有哲体育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合意广告传播有限公司承办的“第2334号孔子学堂揭牌暨‘国学经典最美朗读者寻访活动’启动仪式”顺利举行。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党委委员、中国孔子基金会副秘书长、孔子学堂推进委员会主任周静,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研究院临港研究中心研究员戈鸣,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会计学会自贸区财经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叶金龙,中国中铁十五局集团上海指挥部总经理胡净修等嘉宾40余人出席活动,共同见证了这个美好难忘的历史性时刻。
周静在线上致辞祝贺。她表示,值此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迎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曲阜讲话九周年之际,中国孔子基金会第2334号孔子学堂落户临港新区,进一步壮大了上海孔子学堂队伍,可喜可贺。这是在上海改革开放的桥头堡——临港新区落户的首家孔子学堂,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新突破。目前已有六家孔子学堂落户申城,她希望各个学堂在新时代新征程,一定要带头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认真落实“两个结合”重要论述,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坚持守正创新,充分发挥孔子学堂的公益平台作用,聚力建设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道德高地,积极探索创新,打造特色样板学堂,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弘扬好中国价值,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新境界,为促进鲁申交流合作搭建起文化的桥梁纽带,为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汇聚磅礴的精神力量。
由中国孔子基金会文化大使徐国静女士和上海海洋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江卫平共同为孔子学堂揭牌
祭拜至圣先师
在孔子及其思想的深刻影响下,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仁义礼智信”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在学堂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代表一起向至圣先师孔子行祭礼。
圣人孔子七十二贤弟子、女婿公冶长第七十八世后裔、东营孔子学院院长公冶祥斌先生说,孔子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所创立的儒家思想在2500多年前就开创了中华文明的新纪元,并逐步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生活和文化体系的主流和主干,不但照亮了中华文明的发展时空,还极大影响了西方文明乃至全人类的发展进步。同时,公冶祥斌先生表示作为圣人后裔和儒家文化的传承者、践行者,对孔子学堂落户申城临港,表示由衷祝贺和大力支持。
中国孔子基金会文化大使、孔子学堂推进文化会副主任徐国静女士出席揭牌仪式,她向来宾分享了作为孔子基金会文化大使,多年来普及推广孔子学堂,从事文化传播工作的心得体会。她说,要了解中国文化,学习国学经典,一定要了解至圣先师孔子。孔子是凝聚中华民族的向心力,他提出的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已融入中国人的血液和灵魂,他提出的仁,是超越亲亲之爱的仁爱观,爱家人,爱大家,爱国家,是让中国14亿人同频共振、齐心协力的精神力量。今天这方对外开放的热土上,我们办起了孔子学堂,让每一位学员走进圣贤,亲近经典,培养成新时代优秀传统文化人才。
中国孔子基金会微信
孔子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