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堂活动 >进乡村

文化战线老干部 黄河岸边新乡贤

2015-12-23 13:09:00       孔祥建       中国孔子网

王奎章老先生在介绍村子里的情况

    “生于其乡,而众人共称其贤者,是为乡贤。”乡村是许多人的故土和家园,提起村里谁有品德有才学,谁被推崇被敬重,谁就是“乡村贤达”。几千年来,一代代乡村贤达行为世范,孕育了深厚的乡贤文化。这种表率作用是儒家思想的典型教育方式,所谓“见贤思齐焉”。

    在这里,笔者要为大家介绍一位当下我们身边的“新乡贤”----王奎章老先生。王老先生谈及家乡当年的情况仍历历在目,他说,家里老人、孩子多,劳动力少,生产队每年打了粮食都会照着“人七劳三”的要求,先按人头、再按工分把粮食分给各户。所以,才使家里有了基本生活保障,也使年少的王奎章有了上学读书的机会。对此,王老先生十分感激村里的乡亲们,并把这份感恩之情一直铭刻在心。

    后来,王奎章离开了家乡,大学毕业后,于实际工作中不断磨练和提升自己,在他经历的所有工作岗位上总能创造性的开展工作,身后留下一串串闪光的足迹、不凡的业绩和人们的真诚赞扬。

    王老先生的村子坐落在济南市长清区的黄河岸边,这是一个只有八十多户人家叫中楼子的小村庄。从他童年记事起,黄河几乎每年都发水泛滥,乡亲们也习惯了与黄水为伴的日子,并在生产和生活中总结出了许多防洪治黄的办法,在与黄水共生共存的状态下度过了一年又一年。黄水为乡亲们带来了灾难,也磨练了乡亲们的意志,滋养了这一方土地上人们的精神生活。为此,王老先生撰写了一副长联并把它悬挂在冲街的墙壁上。长联的上联是:“黄河水,害河水,益河水,一脉九曲大河水,半壁疆域万世黎民系河水,灾也河水,丰也河水,恨是河水,爱是河水,黄河儿女顶天立地全凭胸中有河水;下联是:中楼子,穷楼子,富楼子,三村两迁总楼子,五百年来六十庄户住楼子,房无楼子,心无楼子,家在楼子,根在楼子,中楼后人立志成才从头建设新楼子。”王老先生以作为黄河儿女的一份子而倍感自豪,将乡亲们与黄河共生共存的生活升华为黄河人家的民俗文化,以这种文化为精神财富,激励家乡的后人发奋努力,建设时代的新家园。

孔子学堂授牌仪式

    最近,王奎章老人在中国孔子基金会的支持下,在家乡开办了一所“孔子学堂”。“孔子学堂”与他早些时候开办的图书室连在一起,坐落在一幢古色古香的房院里,散发着古典文化的浓郁气息。这幢房院凝聚着王奎章先生过去几十年的心血。他在省城工作之余非常注意收集街道老房改造中拆下的那些青砖旧瓦和木石材料。他说:“这是传统文化的实物见证,是历史岁月的承载,丢弃了实在可惜。”就这样,王奎章老人把积攒起来的“建筑废料”运回村子,将老宅的旧房改造成了颇具民俗风格的院落。为此,省委老书记苏毅然专为写了一幅对联:“木柱棂窗痴求民族骨韵,泥砖陶瓦追承华夏厚风。”王奎章说,苏老这样支持我,我很感动,我要让这些“历史遗物”为建设家乡做出新的贡献。

王奎章在村里盖起的房子

    现在,王奎章打算通过开办“孔子学堂”,为乡亲们提供学习文化和增长见识、营造良好村风的条件。接下来,他还要与大家一起,努力把村子建设成为文明和谐的黄河生态文化旅游村。

    谈及“孔子学堂”建设的初衷,王奎章表示,中国孔子基金会推广“孔子学堂”的举措,非常符合基层群众的需要,也圆了乡亲们渴求文化知识的梦。我长期在文化部门工作,年轻时又在孔子故里曲阜工作多年,深受孔子思想的熏陶和影响,并对孔老夫子有着特殊的情感。感受圣人的遗风,也算孔子故里人,希望能把孔子思想带回第一故乡,让家乡的父老乡亲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在王老看来,能为家乡的社会治理和村风村貌的改善做点工作,借助“孔子学堂”和图书阅览活动输送新农村建设的正能量,这是他应当应份的事情。

王奎章和村里的伙伴探讨学堂建设

    王奎章先生虽年届七十多岁,但壮心不已,常常奔波于省城和家乡之间。他说,我的长兄王元章已近80高龄,在他面前,我还是年轻的小弟弟。长兄王元章先是在部队、后又转业来到省城工作,几十年来,他更是时时刻刻都在牵挂着家乡的建设。近几年两兄弟改造旧宅,是长兄在家早起晚睡,始终“铆”在工地上,历尽了辛苦,但是老哥哥乐此不疲。王奎章说,他的老哥哥才称得上是“新乡贤”。老哥俩还为建起的图书室起了一个意义颇深的名字:“庆丰堂”,他们说,这是他们家的堂号,他们的两位祖父的名字中,就分别有“庆”和“丰”这两个字,这也寓意着期盼庄稼和事业的丰收。王奎章说,他和长兄王元章以及子孙们虽然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但始终以老人的遗愿为家训,老实做人,努力奋进。他本人只是为村里做了一些小事,以报答乡亲们的养育和呵护。王老先生十分热爱自己的家乡,他曾撰写了一幅对联:“千山悟彻皆灵岩,万水归流总长清。”对联中既有灵岩又有长清,赞美了家乡的灵山和圣水。

王奎章建起的图书阅读室

    他说,文化的春天到来了,传承国学,守望故乡,希望还能多为家乡做点事。为此,近几天他又忙着在民政和文化部门注册办理民俗展览馆的手续。他说,鉴于这些年来治理后的黄河水,已经很少在家乡泛滥成灾,乡亲们在抗灾中形成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逐渐发生了变化,一些不再使用的农具和家具都被丢弃甚至消失。为此,两兄弟又在筹办庆丰堂民俗展览馆,以抢救那些具有文化标志意义的生产和生活实物,以此为载体,弘扬优秀民俗文化,为建设黄河人家生态和民俗文化旅游村创造条件。

随着庆丰堂民俗展览馆的筹办,区里还将图书室命名为长清区图书馆庆丰堂分馆。在王老先生的古色古香的房院里,以孔子学堂为平台,融民俗展览馆与图书馆为一体的文化活动中心已成雏形。我们祝愿两兄弟回报桑梓的热切愿望早一天实现。

    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有着浓浓的乡愁情怀,无论知识分子还是官员商贾,只要出自农村,既使身在异国异乡,对于故土仍会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情。随着时代发展,许多农村的“贤达”走出了家门,离开世代居住的土地,但是,依然牵挂着养育过他的故土和家园,也时常关注和帮助家乡的建设。这个群体日益成为农村社会治理中的“新乡贤”。这些“新乡贤”在乡村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的当下,仍然保持着精神的稳定和内心的坚守,很大程度上就是“乡贤”文化给了他们心灵的慰藕和行为的支撑力。如王奎章老人一样,一个新的群体——新时代的“新乡贤”,正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将优秀的文化生产力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到家乡的建设中,推动着基层的道德建设和新农村发展。

    乡贤总有一份乡愁,也总怀着一份“乡建”的初心。

责任编辑:孔祥建
相关阅读:

更多

中国孔子基金会微信

孔子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