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网上学堂 >习经典

一起学《论语》|述而篇——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

2018-10-11 09:16:00             比邻为美公号

  

  【原文】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白话】  

  孔子说:“圣人,我没能见到啊!能够见到君子,这也就可以了。”孔子说:“善人,我没能见到啊!能够见到有恒者,这也就可以了。没有却装作有,空的却装作实的,贫困却装作奢华,这样难以做到有恒啊!” 

  【释词】 

  圣人:神明不测之号。《集说》:“圣人道全德备,大而能化者也。”《大戴礼记·五义篇》:“所谓圣人者,知通乎大道,应变而不穷,能测万物之情性者也。”《正义》按:“是言圣人无所不通,能成己成物也。”另一种具体解释,认为此处的“圣人”专指圣明天子。

  君子:才德出众之名。众善成德之人即是君子,虽具有圣人之体,然而尚未扩充德性达到圣人境界。《礼记·哀公问篇》:“子曰:君子者,人之成名也。”《韩诗外传》:“言行多当,未安愉也。知虑多当,未周密也。是笃厚君子未及圣人也。”另一种具体解释,认为此处的“君子”专指行善无怠之国君。

  子曰:第二句以“子曰”起头,可能非一时之语。因为有关联,所以编纂者放在了一起。

  善人:乐于做善事之人,有善行、有善心。朱子:“质美而未学者也。”

  有恒者:有常之人。恒,常、常久之意。有恒为学者之始基也。《义疏》:“有恒,谓虽不能作善而守常不为恶者也。”李光地:“有恒是笃实之人。”

  《困学纪闻》:“善人,周公所谓‘吉士’也。有恒,周公所谓‘常人’也。”

  亡而为有:没有装作有。亡,通无。

  虚而为盈:空的装作满的。虚,空。盈,满。

  约而为泰:贫困装作奢华。约,贫约、贫困。泰,奢泰、奢靡、奢华。朱子:“三者皆虚夸之事,凡若此者,必不能守其常也。”江熙:“言世人负情反实,逐波流迁,若影无持系索,此有恒难也。” 

  【先贤精义】 

  张栻曰:圣人、君子以学言,善人、有恒者以质言。圣人者,肖天地者也;君子者,具其体而未能充尽者也。善人,资禀醇笃,无恶之称;有恒者,则能谨守常分而已。以善人之质而进学不已,圣盖可几;有恒者力加勉焉,亦足以有至也。若夫己无而以为有,己虚而以为盈,在约而以为泰,则是骄矜浮虚不务实者,其能以有恒乎?未能有恒,况可言学乎?

  郑汝谐曰:由有常(有恒)以至善人;善人者,有善之可名也。由善人以至君子;君子者,兼众善以成名也。由君子以至圣人;圣人者,大而能化也。虽有差等,然皆自有常以进。故有常者,入道之门也。以亡为有,以虚为实,以不足为泰,其心已自满矣。自满者必中道而画,安能有常乎?

  《论语正义》曰:夫子有川上之叹,而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为其德至实,不舍昼夜,盈科后进也。故学者始但求小德,得一善,则拳拳服膺,如水虽未出中而涓涓不息也。是以能常德行而习教事,久于其道,而忽不知入于圣贤之域。此夫子之思有恒意也。 

  钱穆曰:人若有恒,三人行,必可有我师,积久为善人矣。善人不践迹,若能博文好古,斯即为君子。君子学之不止,斯为圣人。有恒之与圣人,相去若远,然非有恒,无以至圣。章末申言无恒之源,所以诫人,而开示其入德之门。 

  程树德曰:此章圣人、君子、善人、有恒,何平叔指当时天子诸侯(从地位角度)言之,所谓“上无明天子,下无贤方伯”也。(此是专指。)

  《论语义疏》曰:孔子叹世无贤圣也。言吾已不能见世有圣人,若得见有君子之行,则亦可矣,言世亦无此也。 

  李炳南曰:孔子未尝不见君子(“子贱章”),此言不得而见之者,乃言当世天子诸侯皆非圣人君子也。 

  张子曰:有恒者,不贰其心。善人者,志于仁而无恶。

  《中庸》曰: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正义》按:君子是有恒,故能暗然而日章;小人是无恒,故虽的然而日亡。)

  陈祥道曰:有常者能常而已,非可欲者也,故不足于善人;善人能为可欲而已,非充实者也,故不足于君子;君子充实而已,非大而化之者也,故不足于圣人。有常可与共学者也,善人可与适道者也,君子可与立者也,圣人可与权者也。圣人不可得则思君子,善人不可得则思有常。

  张伯行曰:为泰为盈为有,不过外面矫饰于一时,岂有能常泰常盈常有之理?此闻人之取而违,乡愿之似而非,又何恒之足云?故曰“难乎有恒”。

  《论语集释》曰:图好看俗语谓顾面子,“亡而为有”三句即所谓面子也。凡顾面子之人其始不过为喜作伪之伪君子,其终必流为无忌惮之真小人,乌能有恒?

  刘宗周曰:圣人之学,有本而以渐达也。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是也,有恒其本也。有恒者,常心也,常守其作圣之心而不贰,则渐进于善人,渐进于君子,渐进于圣人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一路浮夸,欲立登善人君子圣人之地,以贼其本心之德,故曰“难乎有恒”。难乎有恒:凡做作语言,铺张举止,收袭誉望,非神化不谈,非性命不学,非一日千里不悟,是也。

  《四书解义》曰:是孔子教人存恒心以为作圣之基也。大抵圣人、君子、善人,总不外此有恒之一心。在圣人则为至诚无息之心,在君子则为自强不息之心,在善人则为纯一不二之心。人能常守此心,即是作圣根本。 

  

责任编辑:宋睿
相关阅读:

更多

中国孔子基金会微信

孔子网APP